干得漂亮!国际篮联给中华台北队“改名”了!
加油,中国台湾省队!
据台湾“中时电子报”11月1日报道,即将在11月24日开打的2018世界杯男篮亚洲区资格赛,国际篮联(FIBA)在官网介绍参赛球队的页面上将“中华台北”(Chinese Taipei)写成“中国台湾省”(Taiwan,Province of China), 台湾地区篮协“国际组”人员发现后立刻写信给FIBA,要求对方“更改名称”。
国际篮联官网上用“中国台湾省”称呼台湾方面的代表队。来源:国际篮联官网
此次亚洲区资格赛除了地处亚洲的球队之外,也召集了“大洋洲双雄”——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前来参加。首阶段的比赛将在本月24日开始进行。A组为新西兰、中国、韩国和中国香港队。而就目前的抽签结果来看,“中国台湾省队”将在B组,与澳大利亚、菲律宾和日本队进行角逐。也都是些实力不可小视的队伍。
台湾民众对这次比赛早就期待不已,台媒报道称,门票早已开始售卖;与菲律宾的比赛,也安排了“直播派对”,并可获得“专属赠品”。
根据赛程,“中国台湾省队”预定24日在台北和平馆迎战澳大利亚队,门票预售作业将于11月10日中午12时开放购票,2楼每张200元(新台币,下同),1楼每张300元,1楼特A区每张400元,27日“中国台湾省队”则将前往菲律宾“踢馆”。
不过在比赛前,改名这件事已经让“中华篮协秘书长”李一中 坐不住了。他表示,“国际组”人员早已发现国际篮联的官网有误,并且写信到FIBA, “可惜”到目前为止FIBA官网还未修正,将会持续与FIBA联络,希望对方能“立刻改正”,别造成彼此间的“误会”。
国际篮联官网首页列出此次参赛16队的名单,将“中华台北”写成“中国台湾省”,但进入赛事网页之后就可以看到“中华台北队”,为何会出现这个“乌龙”,让岛内球迷感到不解。
来自台湾地区的比赛队伍之所以可以称为“中华台北队”,是“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”与国际奥林匹克会员会在1981年3月23日在瑞士洛桑签订协议后,被后者核准的比赛用名。其实,这已是很大的让步,也是台湾当局想要在国际社会“凸显自我”,开启的“奥运模式”。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开始至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及其他国际正式运动赛会,皆以“中华台北”参与国际赛事。
然而,台湾岛内一直有些人对此仍不满意,不依不饶地要求为台湾“正名”。早在今年8月,“时代力量立委”林昶佐就曾质疑,为什么台湾要用这样一个这么不自然、这么别扭的名字,讲到自己时,要讲一个在地球仪上看不到的岛名?而在字面翻译上,岛内有些网民觉得“不爽”,因为他们认为Chinese Taipei就是“中国的台北”。
国台办新闻发言人马晓光曾经表示,“通过正名推进“台独”活动,这是“台独”势力的一贯伎俩,我想大家都看的很清楚”。不知道这回,当一切回到原点,台湾的民众又作何感受?
不过,可以确定的是,截至环环(ID:huanqiu-com) 发稿时,国际篮联官网没有对此作出任何改动。
台军军舰命名被迫“去中国化”,“铭传”与“逢甲”或遭改名
台当局海军向美国采购两艘二手派里级巡防舰,将于3月举行移交仪式。这两艘巡防舰原订舰名“铭传”与“逢甲”,但因有绿营“立委”反对,可能在接收前夕再度更名。到底台海军的军舰是如何命名的,多年来又有什么轶事呢?
盖瑞号巡防舰
这项军购案起源于2012年,美国国防部告知台当局,有4艘多余的派里级可释出。台当局决定接收2艘,并选定当时仍在服役的“泰勒”(USS Taylor FFG50)与“盖瑞”(USS Gary FFG51)号,以减少重新启封成本,预算新台币55亿余元。但因美方行政拖延,到2015年底才正式核准军售,两舰已经于年中除役,“热舰”变成“冷舰”。接舰官兵的工作量因此大增,但预算早在热舰时代就已编列,在手头资源有限情况下,造成额外挑战。所幸美军高层也够意思,特别指示两舰在除役后,不得将零件拆零。
泰勒号巡防舰
在前台海军司令陈永康任内,曾打算将两舰命名为“葆祯”与“福星”,以纪念沈葆祯与罗福星。2015年初,民进党“立委”曾以此质询当时驻美代表沈吕巡,身为沈葆祯后人的沈吕巡笑称,大陆同样尊敬沈葆祯是近代海军之父,“对葆桢号这条船就比较难发炮”。
后来因台当局高层有意见,因此改称“铭传”与“逢甲”,纪念清代首任巡抚刘铭传与台籍历史名人丘逢甲,认为这两人知名度较高。如今接舰在即,台军方内部又传出消息,有绿营“立委”提出,刘、丘二人与大陆历史文化“太过相关”,并且与海军缺乏渊源,因此有意再改,但要改成什么名字,目前尚无消息。
派里级是美国海军在1980年代服役的飞弹巡防舰,总数高达51艘,另外授权多个盟友自建,台湾的成功级护卫舰就是参照美国派里级护卫舰设计制造。成功级舰都以历史上名将来命名,包括成功、郑和、继光、岳飞、子仪、张骞、班超、田单。然而20年来台湾政坛风气大变,两艘新舰要如何命名,备受外界关注。
台军舰命名的历史
早期海军走“中国风”
抗战后海军从美英日等国接收大批军舰,在命名方面,同类型军舰的船名其中一字相同,俗称“X字号”。例如驱逐舰“阳字号”,巡防舰“太字号”与“山字号”,登陆舰“中字号”与“美字号”,扫雷舰“永字号”等。
此外,勤务舰艇多半以山岳来命名,例如早年常担任蒋介石座舰的“峨眉”;1954年海军扣留载运物资前往大陆的苏联油轮“陶普斯”号,将其编入海军,更名“会稽”。
1990年代,台海军引进二代兵力,不循原先范例,两种新造的巡防舰,派里(成功)级以历史名将命名,拉法叶(康定)级以省会都市命名。
政党轮替后 军舰命名“去中国化”
相较于早期的海军舰名,许多是大陆地名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,面对政党轮替后的“去中国风”,就显得十分尴尬。
2001年,美国小布什政府向台当局出售4艘纪德级驱逐舰,此时已是陈水扁在位,不愿再用大陆地名,无法沿袭驱逐舰的阳字号传统。当时台海军总司令苗永庆,提出一个两不得罪的办法,把纪德级第一艘直接命名为“纪德”号,另三艘则是“明德”、“同德”、“武德”,等于新发明“德字号”,也创下美舰译名与台军舰名雷同的纪录。
不过这种情况还没来得及发生,就又被新一波政治风潮所淹没:台联“立委”在“立院国防委员会”提出附带决议,要求军舰命名应以台湾本土地名人名为准。由于附带决议没有强制力,居多数的蓝营也未特意阻挡。不料新任海军总司令陈邦治,却在纪德级交舰典礼前4天,宣布为尊重“立委”意见,将这4艘军舰依据台湾四大军港,更名为“基隆”、“苏澳”、“左营”、“马公”。由于事出仓促,前两艘纪德级返台时,还出现舰名“基隆”,船钟却刻着中文“纪德”的怪事。
2005年12月,纪德级的基隆舰(左)与苏澳舰(右)在基隆港成军
由于临时改名,因此基隆舰上的船钟,刻的还是“纪德”
2014年,台海军自制双船体飞弹巡逻舰命名“沱江”。民进党“立委”蔡煌琅批评,不该使用中国大陆地名。海军解释,“沱江”是1958年台海战役以寡敌众的“功勋舰”,以此命名是为了纪念海军的“光荣历史”。后来蔡英文上任后首度视察海军就登上沱江舰,并公开肯定“沱江”之名,绿营方面从此不再有杂音。
军舰也撞名
日前大陆军方新下水驱逐舰“西宁号”,与台军拉法叶级巡防舰“西宁号”同名,又引起独派人士“都是用中国地名惹的祸”的质疑。事实上两岸军舰撞名的情况一直存在,目前除了西宁外,还有“昆明”与“郑和”。
撇开两岸问题,甚至台湾内部,各单位也各行其是,例如海军与海巡署,各自拥有一艘“基隆舰”,不小心就会搞混。
军舰改名
至于服役中的军舰更名,通常是因改造为其他用途,例如登陆舰“中熙”被改造为两栖指挥舰,船名就改为“高雄”;登陆舰“中权”一度改为修理舰,更名“衡山”,后来改回登陆舰,便又改回“中权”。
(原题为《台海军军舰命名也要“去中国化”?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