羽毛球拍穿线的时候,有的人倒数第三条纬线不穿,有什么说法?
这个穿法有个专门的名字叫Haribito string pattern。好像是个日本人最先用的,据说这个穿法能够让甜区上移。可能更多的是一个习惯问题,以前看到说戴资颖的父亲是她打球的领路人和入门的教练,当时她父亲一直就这样穿线,所以小戴习惯了吧
有些球友喜欢高磅的性能,但无奈球拍框体太软。这种情况下,在穿线的过程中可以让张力应力先集中在甜区位置,让甜区位置的横线先把张力“吃够”。此时,其他的非甜区就有两种选择:
1、拍头位置减磅,即业界大部分共识提到的,拍头5条横线没有必要超过24磅。原因为:一是横距较短,低磅尤刚,就像长牙签从中间比较容易折断,而短牙签就比较困难。距离的长短会影响力矩的大小,而最终影响刚性。二是拍头位置并非甜区,较少击球。按照个人的操作习惯,我穿这几条横线不超过21磅,用测磅器测下来,松紧度并不比甜区的24磅差太远。按广大爱好者的现实情况看,拍头24磅已经差不多为合理的磅数上限了。磅数过高谈不上能提高多少手感,反而容易影响拍框与拍线的寿命。
2、拍尾位置减磅或者如上面提到的,空掉倒数的一条横线不拉。少拉一条线就会让拍框少承受一条线的应力,而让这个区域的应力值减低。余下的应力可以搬运到甜区位置,实现力气用在刀刃上的最优化。
谌龙无缘四强,中国羽毛球单打全部失利,中羽的表现你们满意吗?
换个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。《潜伏》里有句台词:有种胜利叫做撤退。其实,在很多国际大赛上,中国队都以绝对优势独领风骚。这样下去迟早会像乒乓球一样,使羽毛球成为极少数国家的娱乐项目。就像橄榄球仅在英美几个国家盛行,而武术也是中国之外无有其他兴趣支撑。甚至于像摔跤这种项目已退出国际大赛。考虑到这个层面的因素,适当隐忍退让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另外,国际羽联对种子选手强行要求参赛数量,要满足这项要求也势必让运动员疲于奔命,反而丧失了最佳状态,尤其是像林李这样年龄较大的选手,体能很难及时调整到位。所以,在面临汤尤杯这个重大专项赛事的到来时,有选择地有技巧地回避一下激烈对抗也在情理之中。
再者,给其他新秀一些崛起的良机和信心,对羽毛球的健康发展递进未必是坏事。谁都会成为历史,而历史是需要新人推动的。
我相信中国羽毛球在国际上的绝对实力,也相信国家队很有针对性地安排参赛策略,毕竟包揽全部赛事的金牌其实也很无趣。
个人观点难免有些偏颇,谨做引玉之砖,欢迎指正。
中国羽毛球近年来的表现球迷有目共睹!从今届雅加达亚运会的表现看,亚洲的羽毛球(除丹麦外)是世界最强的世锦赛!虽得了男团金牌,但各单项就令人失望!女单、男单、男双,现只剩混双、女双进决赛,今晚就有结果……。老实讲中国羽毛球各单项基本何无强项?男单继安赛龙、桃田贤斗,但继桃田贤斗出局后,中国的石宇哥、谌龙接连失利败北;女单仍看好戴资颖,男双仍是东道主印尼的强项,女双虽“凡尘”组合进了决赛,但夺冠仍不看好?混双是中国目前最看好的一项,但在今晚的决赛中仍须拼博,最好的结果就是二项决赛都能夺冠?期待二、三小时后的结果……